隨著年齡的增長,
膝關節疾病的發生率越來越高,
不少年輕人也深受困擾,
特別是“關節積液”,更為常見。
家住岳麓區的小李(化名),就飽受“關節積液”的折磨。去年,10月份,小李不慎從高處摔下導致股骨往后脫位,手術一個月后,小李的左腿膝關節表面腫脹依然非常明顯,疼痛難忍,連走路、上下樓都困難。
11月18日,小李來到三真康復梅溪湖院區頸肩腰腿痛專科門診,找歐陽文湘醫生尋求治療。小李做了一個關節超聲報告,報告顯示:左膝關節腔內,存在積液。
看到積液兩個字,小李就慌了,之前一親戚就是關節積液,膝蓋腫大得走不了路,還得經常到醫院抽積液,說是抽干凈了膝蓋才能好得快。一想到那根針,小李愣是嚇出了一身汗……
歐陽醫生告訴小李,像他這種情況,最好先把積液抽出來,然后再結合相應的康復訓練,這樣康復效果會更好!在歐陽醫生的建議下,小李放松了心態,接受了治療方案。
歐陽醫生在B超引導下,成功穿出共約70毫升的淡紅色液體。當積液抽出的那一刻,小李感覺到左腿膝蓋處的腫脹疼痛感立馬減輕了!后期結合相應的康復訓練,現在的小李已經生龍活虎了!
膝關節有積液,是正常現象
歐陽醫生表示,部分患者膝關節處有積液現象,但只出現了輕微疼痛,一般由運動過度導致的,并非膝蓋出現問題。此時,就不需要抽取積液,只需適當休息,這些癥狀會逐漸好轉,無需過分擔憂。而且其實正常情況下,人的膝關節間本來也就有滑液。
膝關節滑液由滑膜細胞分泌,能幫助減少關節軟骨之間的摩擦,起到保護關節面的物理作用;還為軟骨細胞和半月板提供養分,并帶出軟骨細胞的代謝廢物,幫助維持關節腔內環境的穩定。
在正常狀態下,滑液的產生和吸收是平衡的,就像活動的流水一樣,關節液并不會大幅變多或減少,約有5ml左右。但若關節“生病”,平衡會被打破,若是關節液出現重吸收障礙,滑液就會越來越多,出現“關節積液”的現象,需引起重視。
積液過多等異常癥狀需看病情抽取!
以下幾種情況的積液,則需要做抽取處理:
①藥物無法控制或緩解病情,關節液累積過多,使得關節腔壓力升高,關節腫脹增粗,導致活動受限;或者已經壓迫關節腔內的感覺神經,引起疼痛,這個時候可以通過抽液臨時、有效的緩解不適癥狀。
②懷疑可能是關節感染引起了化膿性關節炎、關節結核等,需要抽液進行化驗分析,此類情況可以同時將積液抽除。
③準備進行封閉治療前,要先將積液抽掉,再注射。
疼痛別苦熬 早治早康復
如果您也深受關節疼痛、脖子疼、肩膀痛、腰疼、膝蓋疼痛,頸椎疼痛、骨科術后疼痛等疾病的困擾,不妨來三真康復找歐陽醫生哦!
歐陽醫生已經為無數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頸肩腰腿疼患者解除了痛苦,他的病人絕大部分是“痛著來,好著走”,為此歐陽醫生也被患者親切地稱為“妙手神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