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58歲,正值中年。
不幸的是,2019年2月1日,
突患腦梗塞的他,差點失去一切。
幸運的是,他活了下來,
開始了漫漫康復之路
……
你看,這是老李在康復大廳下棋,這是老李在自己刷牙、洗臉、上廁所,這是老李自己在吃飯……請不要覺得他“笨拙”。
因為2個月前的他右側肢體完全癱瘓,無法溝通。進食,只能靠著留置鼻飼管;如廁,只能靠著留置導尿管。
日常生活能力指數(ADL,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0分,生活起居完全依賴他人,而正常人的指數,是100分。老李的女兒說:“很多醫生,都說他今后就是個殘廢!”天塌下來的感覺,也不過如此吧。歷經磨難的父女倆,卻仍懷著一絲希望。
看著現在的父親生活能夠實現基本自理,他女兒覺得當時選擇堅持做康復治療的決定是明智的!
突發腦梗 喪失生活能力
故事是這樣的,2019年2月1日,家住湖南瀘溪縣的老李(化名)突發腦梗,送往當地醫院,被診斷為大面積腦梗塞,隨著病情惡化,后轉至湘雅附一醫院行氣管切開術,去顱骨骨瓣減壓術,術后老李患者生命體征漸趨平穩。2019年3月5日,轉入三真康復醫院梅溪湖院區尋求進一步康復治療。
入院后,康復治療團隊為老李做了詳細的康復評估。只有精準檢查和細致交流,才能幫助康復治療團隊找出疾病背后真正的原因,對癥制定方案。
因為對卒中患者而言,一只手無法抓握起桌面的茶杯,可能是很多種原因造成的,只有經過抽絲剝繭才能探尋到“真兇”。
經過詳細評估后,根據老李的功能障礙情況以及家庭習慣,認為日常生活自理和能夠步行是現階段最重要的康復目標,由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護士共同參與,針對康復目標為其制定包括OT、PT、ST、中醫等有機結合的康復訓練計劃,并由資深康復師負責老李的康復訓練。
床旁康復
坐起來是康復的第一步
為了讓老李早日能夠坐起來,從入院開始,康復團隊就為他進行床邊康復治療,為他安排了一系列訓練及治療,包括坐位及站位訓練、電刺激及被動運動治療、心肺康復治療、吞咽刺激和訓練等。
整個治療過程中,老李有時候會發脾氣,甚至抗拒,但老李知道,這是康復的最好時機,內心必須十分強大。
老李靠著這份信念的支撐,經過2周的綜合康復治療,不僅成功拔除鼻飼管、尿管,意識也逐漸清醒,還能夠經口安全進食。
最可喜的是,
老李還能在床邊短時間獨坐。
我想,老李能在2周時間就實現從癱瘓臥床到床邊獨坐,有康復治療團隊的功勞,也有他自己對健康的渴望。
堅持治療
從未缺席一次訓練
當老李重新“坐”起來之后,發病這段時間以來的抑郁和焦慮一掃而光,“我一定可以靠自己重新站起來”,從立下決心這一刻開始,老李滿懷信心地踏上風雨無阻的全程康復之路。
功夫不負有心人。老李終于可以慢慢離開病床,進行獨立床椅轉移和坐站轉移;而且他也能夠獨自站立,并保持坐站平衡;在站立的基礎上,治療師又給他增加了立位平衡訓練和站立重心轉移訓練。
4月25日,老李可以開始行走了。這樣的恢復速度大大超過了他和女兒原本的預估。
4月30日,康復團隊根據老李的狀態,及時調整了康復方案,為了讓老李能夠實現生活自理,治療團隊給老李增加了站立位平衡及穩定性訓練、居家模擬訓練,包括微波爐使用、言語認知訓練、社會適應性訓練,包括小組作業和社區活動等。
從參加康復的第一天開始,老李沒有缺席過一次訓練課程。更重要的是,家人也給予了充分支持。
經過兩個多月的康復訓練,5月15日,老李出院了!現在的老李可以自行坐起、站立、行走,能夠自己吃飯、穿衣服,生活已經能夠基本自理。
如果您正被腦梗死、腦出血、腦供血不足、腦缺氧、動脈硬化、冠心病、心絞痛、心肌缺血、肌無力、失眠、偏癱、失語、頭痛、頭暈、視力模糊、手腳麻木等困擾,可前往三真康復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