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氣炎熱,人體為了散熱,大量出汗,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很容易因缺水而導致血容量不足,血黏度增高,血流緩慢,大大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幾率,尤其是老年人本來體內水分就少,加上天熱出汗較多,身體就更容易缺水,身體一旦缺水,血容量不足,血黏度增高,血壓升高使得輸向大腦的血液受阻,從而誘發腦梗阻。
很多人認為中風多發生在寒冷的冬季,其實夏天的6-8月也是中風的高發季節,尤其是高溫、低氣壓天氣熱中風的發病率會大大增加,以腦梗塞患者居多,大約占了九成。中風對中老年人危害極大,如不及時診治就會導致癱瘓,甚至有生命危險,所以當氣溫上升到32℃以上應當積極預防。
另外,隨著夏季里空調使用頻率的逐漸增加,室內室外頻繁的冷熱交替也是中風發生的原因之一。如果室內外溫差相差太大,忽冷忽熱,會讓老年人尤其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的中老年人因腦部血液循環障礙而發生腦中風。
飲水是關鍵
夏天人體會處于輕度脫水狀態,老年人的口渴中樞相對比較遲鈍,很多人因為不渴而不主動喝水,但是要記住不渴并不等于不缺水。為保證足夠有充足的血容量使血液得稀釋,要做到“不渴時也常喝水”。
根據老年人的生理和胃腸功能特點,建議多喝白開水。每天飲水量應不少于2500毫升,24小時的尿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一天中血液黏稠度從深夜到早晨,再到上午都是呈上升趨勢,所以在睡覺前喝水,可降低細胞容積值,降低血液黏稠度。
飲食要清淡
夏季飲食上如果喜好味重、油膩,那么消化器官就會需要更多的血流幫助消化,這樣就使得流經大腦的血液又減少了,為腦梗塞埋下“禍端”。因此,夏季的飲食原則是低脂、低鹽、少糖、少油、低膽固醇,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魚、蛋、豆類食品,常喝綠豆湯。另外,還可以多吃醋、山楂等能降血脂、軟化血管的食物。
空調使用要合理
中老年人一般會有一些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等慢性疾病,而人們夏季喜歡把空調溫度調得很低,導致室內外溫差很大,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的患者,進出房間很難適應一冷一熱的溫度變化,就會導致腦血管不斷收縮、舒張,出現腦部循環障礙,發生中風。
所以建議大家合理使用空調,溫度設置最低不能低于26℃,室內外溫差最好不超過8℃。睡覺時不要貪涼,可防止因感冒引起中風;其次注意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室內應保證每天定時開窗通風,保持正常體溫,以促進肢體的血液循環,增強肌體抵抗力。
藥物有備無患
有高血壓、高血脂、肥胖、心臟病的中老年人,要定期檢查血壓,化驗血脂、血糖、血黏度。當氣溫升到32℃以上就要及早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降脂、降血糖、控制血壓等藥物改善血液內環境。如果出現頭痛、頭暈、暈厥、半身麻木、肢體無力等中風預兆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此外,夏季晝長夜短,人們睡眠往往不足,而且夏季胃腸功能相對較差致使營養供給不足,這會使人體更為疲勞,體內激素釋放水平改變,刺激血管收縮,誘發缺血性腦中風。同時,夏季是腹瀉等腸胃疾病高發的季節,腹瀉、脫水會導致血液中的水分大量流失,血液黏稠度加大,引發中風。受炎熱天氣影響,人們情緒更易暴躁易發怒,這些情緒的波動會影響人體血壓水平,導致血壓驟升,誘發中風。
萬一中風了又該怎么辦呢?
三真醫療康復治療總監、首席康復治療師彭松波老師指出:在中風存活的患者中,進行早期、積極的康復治療,可使90%的存活患者恢復獨立行走和自理生活,可使30%的患者恢復原來的工作。相反,不進行康復治療,上述兩方面恢復的百分率相應地只有6%和5%!在死亡率方面康復組比未經康復治療組也低12%。
彭松波老師還指出:“對于腦損傷后偏癱的康復治療介入,時間越早,越有利于患者的后期恢復,從患者損傷后的生命體征穩定,神經系統癥狀不再進展為標志,臨床上一般為發病后24~48小時”。所以一旦中風,應該積極進行康復治療。
三真康復醫院是長沙康復專科醫院,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風偏癱,長沙三真康復醫院為您提供個性化的康復方案,助您康復一臂之力,免費健康咨詢熱線:0731-88887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