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近年來,長沙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和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標準化建設初見成效,硬件條件越來越好。同時,越來越多的民營資本介入醫療市場,給老百姓就醫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在硬件改善的同時,各基層醫療機構和民營醫院通過與省、市三級醫院組建醫聯體,聘請三甲醫院知名專家定期坐診、查房、手術等方式“抱團”發展,一方面促進優質資源下沉,另一方面促進基層能力提升,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治療在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就醫格局,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現狀。
目前,家門口的特色專科已成為更多居民的選擇。
今日起,本報推出“家門口的特色專科”專欄,向市民推薦家門口的特色專家及坐診名醫名家,為市民就醫提供方便。
位于長沙市東風路上的長沙三真康復醫院東風分院,有著全省第一家腫瘤康復專科。
在這里接受治療的,大多是中晚期腫瘤康復患者。在他們的臉上,更多的是接受病情的平和,以及對未來生活的期盼。
該院院長、三真首席腫瘤康復專家張旭東主任醫師表示,讓腫瘤患者接受精準的康復治療,同時讓患者始終抱有希望和信心,及時表達或發泄自己的負性情感,并讓他們積極參與能夠提升快樂感的活動,可以讓患者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降低復發轉移率。
臨床故事
A一度失去信心的她重拾生活勇氣
長沙的方舒(文中患者均為化名)年僅38歲,家庭美滿、事業順心。然而,一紙胰腺癌的診斷讓她的生活陷入灰色。
今年初,醫生在她的胰腺尾部發現了惡性腫瘤,并已向腹腔轉移。手術后,方舒接受了化療。然而,嚴重的副反應讓她吃不下東西,也無法下床。
一次偶然的機會,方舒的家人找到了張旭東。見到方舒時,張旭東感覺她已經失去了戰勝疾病的信心,精神狀態很差。“我給她講了自己的經歷,告訴她我20多年前也曾是一名癌癥患者。”在交談中,張旭東得知方舒的工作和藥品相關,便和她探討相關的藥品知識,鼓舞她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自己恢復健康。
同時,針對方舒的癥狀,張旭東應用自創的腫瘤康復九聯療法,幫助她補正氣、提高機體免疫力。幾個療程后,方舒慢慢地可以吃東西、可以下床了,甚至還可以進行力所能及的運動。看到自己情況好轉,方舒的心態也變得積極了。目前依然定期接受化療和中醫康復治療。
B病友向他報告:“我做媽媽了”
“張教授,我做媽媽了。”不久前,張旭東接到了這樣一個報喜電話,電話的那頭,曾經的病友艾楚喜極而泣。
艾楚來自福建,22歲時被診斷為肝癌早期,所幸的是腫瘤并沒有發生轉移。手術后,艾楚接受了第一次化療,沒想到,艾楚竟然站不起來了。家人帶著艾楚輾轉找到張旭東時,艾楚的眼中滿是悲傷:“化療太痛苦了,我寧可死,也不想再做化療了。”一旁的艾楚媽媽淚如雨下。
看著這個年輕的生命備受摧殘,張旭東痛心不已,決定盡力一試。針對艾楚化療后嘔吐、全身無力、免疫力低下的狀況,張旭東采用中醫藥給她調治,緩解其疼痛、嘔吐、腹瀉、便秘、發熱、貧血等癥狀,并逐步幫助其恢復消化功能,提高食欲,增強體力,邊扶正邊抗癌毒治療。
8個月后,艾楚逐漸恢復,有了精氣神。兩年前,艾楚發信息告訴張旭東,她結婚了。現在,艾楚又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寶寶。“真為她高興。”張旭東表示,每次接到病人康復的信息,自己也格外開心。
專科特色
腫瘤康復九聯療法 讓腫瘤患者接受精準康復治療
盡管針對癌癥的治療手段不斷進步,但患者在手術、放化療后,仍面臨許多問題,包括手術切除癌變組織后的生理功能障礙;抑郁、焦慮、恐懼、悲觀等心理障礙;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反應;癌痛、消瘦、營養不良、感染等。
張旭東表示,癌癥是目前我國死亡率最高、對居民健康威脅最大、醫療費用支出最多的頭號慢性疾病,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誰也不能保證能將患者治愈。但實踐的確證明,中醫在延長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方面有明顯的作用。
“如何延長患者生命、提高其生存質量、防止癌細胞轉移復發,成為廣大醫學科學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張旭東認為。
張旭東“理論+實踐+親歷”的理念和體會,自創腫瘤康復九聯療法,通過中藥、針灸、物理因子治療、心理治療等,輔以藥膳、運動、音樂治療等,讓腫瘤患者接受精準的康復治療。該法特別針對晚期腫瘤病人及老年體虛腫瘤病人,減輕腫瘤病人和社會的經濟負擔。
“我也曾是癌癥病人,深知病友對生的渴望”
“23年前,我被診斷為十二指腸癌,專家告訴我術后也許活不過5年。”現年69歲的張旭東告訴記者,作為一名曾經的癌癥患者,他深知病友對健康的渴望。因此,在診療中,他常常會現身說法,一方面幫助患者建立康復的信心,同時也把自己康復鍛煉、飲食等方面的經驗告訴病友。張旭東的樂觀開朗也感染了前來治療的病友。
張旭東告訴記者,得知自己患腫瘤時,他也曾痛苦、迷惘過,但出身中醫世家的他,沒有盲目恐懼,他堅信醫學的力量,要以自己為實例,潛心研究中醫藥抗癌之法。本是研究中醫肝病的他,開始向腫瘤康復研究轉型。
自知患癌后體質虛弱,無法耐受化療等,病中的張旭東和父親、老師反復商量,最后決定采用中醫藥抗癌方法來康復。他根據自身情況,制定了近期、遠期的治療及康復目標,原則是“扶正祛癌毒”,早期以恢復消化系統功能,以中醫補益脾胃,兼以祛除癌毒,活血理氣為主。張旭東還有針對性地進行了兩年康復鍛煉,唱歌、跳舞、拉小提琴,生活豐富多彩,體質也明顯好轉。隨后,他邊康復邊行醫,在診療中常現身說法,幫助患者建立康復信心。
健康鏈接
腫瘤康復九聯療法
1.中藥療法: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有效預防腫瘤復發和轉移;
2.針灸療法: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抑制癌瘤生長、縮小腫瘤、消散腫瘤;
3.物理因子療法:鎮痛作用,促進術后傷口愈合,改善免疫功能,抑制瘤體生長作用。
4.心理療法:配合治療,完成療程,提高治療效果;
5.藥膳療法:加強營養,扶正固本,提高免疫力、防止癌癥的復發及轉移;
6.運動療法:提高免疫功能;
7.音樂及醫療體操療法:讓人的大腦皮層松弛,調節人的內臟和軀體活動,使患者心情愉快,配合康復治療;
8.調節免疫方法:增強抗癌免疫,調整免疫反應功能;
9.功能康復:使其盡早恢復生活功能,實現生活自理。
專家名片
張旭東
中醫主任醫師、長沙三真康復醫院東風分院院長、首席腫瘤康復專家。
業務專長:出生于中醫世家,從醫40余年,以中醫腫瘤、中醫肝病及中醫疑難病為主要臨床研究方向。自創腫瘤康復九聯療法。
本版撰文/唐江澎 楊蔚然 楊 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