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影視作品中,大家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橋段:主角突發車禍后失憶,偶然頭部再被撞一次,失去的記憶又“回來”了!這樣的劇情大家是不是很熟悉?在現實生活中真的有可能發生嗎?
事實上,再撞一次記憶又回來的情況雖然幾乎不可能,但車禍時頭部受傷,出現短暫的記憶障礙,甚至出現認知障礙都是有極大可能的。寧鄉64歲的孔海蓮(化名)就因一場車禍記憶力斷崖式下降,智力甚至一度退化到孩童水平,在長沙三真康復醫院梅溪湖院區經過近兩個月的康復治療,終于回歸了接娃送娃、打牌休假的正常生活。
患者對高壓氧治療很滿意。
01
2025年1月的一個清晨,孔阿姨像往常一樣出門,不想途中被一輛轎車撞倒,頭部墜地,當場昏迷。因腦外傷嚴重,孔阿姨在某三甲醫院ICU歷經十余天生死博弈,病情才恢復平穩,此后轉入長沙三真康復醫院梅溪湖院區重癥康復科。
入院時,孔阿姨雖然四肢可活動,卻因重型閉合性顱腦損傷導致嚴重認知障礙,大腦陷入混沌,表現為嚴重記憶力下降,不知自己在什么地方,不知道年月,表達困難,語言理解困難,連簡單的計算題都不會了等,智力退化成孩童水平,就像“失憶”還“變傻”了一樣。
面對家屬的焦灼期盼,三真重癥康復團隊迅速組織了多學科團隊討論,共同制定個性化康復方案,其中,針對孔阿姨認知功能障礙問題特別加入了高壓氧治療。“早就聽說高壓氧能喚醒糊涂的腦子,希望她能快點好起來!”孔阿姨的丈夫對治療充滿了期待。
治療初期,受病情影響,孔阿姨需要家屬用輪椅轉運進高壓氧艙,在氧艙內會有抗拒吸氧、躁動不安的情況。但是堅持總會有回報,隨著治療的深入,第三周時,孔阿姨認知功能也明顯有了改善,理解力和注意力逐步加強,開始能和周邊的人進行簡單的交流,臉上開始有了笑容。通過系統康復治療,第四周,她已經能丟開輪椅自己緩步走進氧艙。第六周時,她不僅能獨立步入氧艙,還會自主完成穿戴面罩、防靜電服等準備工作。
經過近兩個月的康復治療,孔阿姨各項身體指標恢復正常,順利康復出院。在跟蹤回訪時,家屬對康復團隊再次表達了感謝,孔阿姨的丈夫說,目前妻子不僅生活能完全自理,還能像從前一樣和好姐妹們一起打牌,也能繼續幫兒子接娃送娃了。“是三真的醫生、護士和治療師們,讓她找回了生活的希望,我們全家都非常感謝你們!”
02
認知功能障礙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記憶力、計算力及定向力等出現下降,還會伴有社會參與障礙,是腦卒中、腦外傷、缺血缺氧性腦病等神經系統疾病的常見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活動和生活質量。
由于高壓氧對大腦功能獨特的作用,目前,臨床上已廣泛將其應用于改善患者意識狀態、認知功能障礙和預后等方面。我們知道,氧氣是人體進行生命活動的必需物質。高壓氧治療,就是讓患者在高于一個大氣壓的環境中吸入純氧或高濃度氧,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在特制的高壓氧艙內,患者將在高于大氣壓(通常為1.5-3倍標準大氣壓)的環境中呼吸純氧,血液中的溶解氧含量將大幅提升,從而為受損組織提供“超常規”的氧氣供應,為受損腦組織的修復創造有利條件。簡單來說,高壓氧治療就是用氧氣給大腦“充電”,幫助恢復活力。
認知功能是我們生活的基石,從日常的記憶瑣事,到復雜的思考決策,都離不開它的正常運作。而高壓氧治療,作為一種科學且有效的干預手段,正為那些認知功能受損的人們打開了一扇新的希望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