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不少病人來看診時,會和我反饋,都說中醫針灸推拿止痛快,為什么我在某某地方做了一段時間卻沒有見到神奇的效果?還有病人反饋,針灸推拿確實有用,但過了一段時間,疼痛又會犯。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其實,導致這些情況的原因,基本在于兩個方面:
一是診斷不夠精準,沒有找到疼痛的“坐標”;二是沒有使用正確的療法。
案例一
活動受限,
不一定是關節粘連
45歲的許女士左肩部疼痛伴活動受限3月余,先前貼膏藥、針灸、按摩治療都無明顯效果,1月前,經行左肩部MRI檢查,顯示肩袖損傷。予以超短波、手法治療,疼痛稍減輕,但活動受限無明顯改變。
盡管輔助檢查顯示患者為肩袖損傷,但通過仔細查體可知,患者肌力無明顯影響,壓痛集中在左肩鎖關節處,故而導致其活動受限的,并非關節粘連,而是疼痛所致。
予以左肩鎖關節痛點阻滯治療后,患者自述疼痛癥狀減輕一半以上,可自由全范圍活動肩關節。經數次治療,一周后,患者活動受限和疼痛癥狀全部消失,恢復正常。
治療后,患者關節受限明顯緩解。
案例二
頭暈頭痛就是偏頭痛?
不一定
42歲的魏女士是一名全科醫生,頭暈頭痛1月余,其間考慮自己可能為頸椎病、偏頭痛,曾行針灸、中藥、按摩治療,均無明顯效果。
結合病史、癥狀、查體后,考慮其頭暈頭痛是由上頸段筋膜卡壓,引起腦供血不足及神經受壓所致,屬于中醫經筋病范疇,遂予以頸枕部小針刀松解治療。
治療后,患者自訴頭痛消失,神清目爽,眼睛明亮了很多。數日后復診,患者自訴癥狀基本消失。兩周后回訪,患者稱治療一次后,頭暈頭痛癥狀未再發作。
韌帶損傷,
疼痛卻源自膝關節積液
53歲的吳先生平常喜歡打羽毛球,但近期出現右膝關節疼痛,持續1周無緩解。就醫后,磁共振檢查結果顯示,吳先生右膝關節輕度退行性骨關節病,右股骨內側髁軟骨損傷并關節面下骨質侵蝕,前交叉韌帶損傷,內側半月板后角水平撕裂,關節腔積液,軟組織腫脹。
經查體后發現,患者浮髕試驗陽性,關節活動稍受限,髕骨周圍稍壓痛,膝關節周圍肌肉緊張,考慮患者膝關節疼痛主要因膝關節積液引起。
按中醫氣血理論,采用循經接氣針法,疏通經絡上下游,留針20分鐘,取針后檢查,積液有減少,患者自述走路不再疼痛。次日再行針灸后,浮髕試驗呈陰性,患者稱膝關節疼痛癥狀基本消失,恢復如初。
目前,吳先生已恢復正常生活。
從這三則案例中不難看出:精準診斷后,采用合適的治療方法是快速取效的關鍵,臨床不能完全依賴輔助檢查,必須結合病史、癥狀、體查及輔助檢查綜合分析,去偽存真、去粗存精,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選擇最合適的方法治療,往往能夠獲得立竿見影、覆杯而愈的驚人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