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案例分享,僅作經驗交流和討論使用,不作為臨床指導操作
碰上重大疾病時,我們可能一心只會抱著“人活著就行”的念頭,可當撐過生死磨難后,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和疾病后遺癥對抗時,我們會渴望“不僅要活著,還要活得有自主能力、活得有尊嚴”!如今,越來越多的患者和家屬不僅注重疾病的治療,也重視起疾病后的康復治療,以擁抱更好、更有質量的生活。
而在臨床康復治療中,康復護理作為促進患者從疾病或損傷狀態恢復至最佳功能狀態的重要一環,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以科學的方法、專業的技術、溫暖的人文關懷,為患者點亮了重獲健康、享受生活的希望之光。
01
當腦出血發生后,許多患者都會面臨一系列的后遺癥,如肢體功能障礙、言語功能障礙、吞咽功能障礙、認知功能障礙等。這些后遺癥不僅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也給他們的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70歲的孔奶奶(化名)是一名腦出血后遺癥患者,因四肢功能活動障礙、言語障礙、吞咽障礙、認知障礙4月余到長沙三真康復醫院東風路院區尋求康復治療。在精準評定的基礎上,三真康復團隊制定了個性化康復方案,以幫助孔奶奶實現恢復獨立行走及拔除鼻飼管、經口進食的康復目標。
根據相關檢查及康復評定,護理團隊也作出了護理診斷:
診斷結果
1、患者營養失調,與吞咽功能障礙、鼻飼進食后營養攝入量不足有關;
2、由于偏癱臥床,患者存在跌倒、墜床、肺部感染加重、血栓形成等風險;
3、患者情緒低落,加之言語不能,和陪護、醫護人員幾乎無交流;
4、由于四肢功能障礙,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重度依賴,需大量協助。
在診斷的基礎上,護理團隊制定了康復護理計劃:
1、實行一級護理,做好患者病情監測工作,及時發現并處理患者健康問題,預防繼發性殘疾和并發癥;
2、與醫生、康復治療師緊密合作,協同做好相關藥物治療和康復訓練;
3、做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包括但不限于口腔護理、協助進食/水等;
4、采取低鹽低脂糖尿病流質飲食,對家屬及陪護做好營養教育;
5、實施安全措施,做好管路護理、防墜床、防跌倒等工作;
6、加強對患者的關心關懷,為其提供穩定的情感支持和積極的心理干預。
經過中西醫結合康復治療和康復護理,一個月后,孫奶奶成功拔掉了鼻飼管,恢復了經口進食,開始可以自己在床上翻身和坐起,甚至還蹺起二郎腿。在康復團隊的耐心交流和引導下,孫奶奶的情緒也一天天在好轉,加之言語功能逐步恢復、可以清晰地表達后,和醫護人員的互動也越來越多,總是笑著回應大家的問候。兩個月后,孫奶奶已經能自己吃飯、洗漱,恢復了步行能力,每天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護工的陪護下到康復治療大廳進行步行訓練,臉上笑容越來越多,心情也隨著身體的恢復而明媚起來。
02
康復護理在患者康復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關乎患者身體的康復,更深刻地影響著其心理健康與整體生活質量的提升。
康復護理工作源于臨床護理,但又是護理專業的一個新領域。它是指在康復醫學理論指導下,配合康復治療,以護理技術為主要手段,幫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復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回歸社會的一種醫療護理活動。其核心目標是促進患者身體、心理和社會功能的全面恢復,最終幫助他們恢復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中。
康復護理的首要任務是幫助患者實現身體康復,包括通過針對性的康復訓練促進患者功能恢復;運用物理療法、體位擺放等手段緩解患者疼痛與不適,預防或減輕并發癥的發生;培養患者的日常生活技能,減少對他人依賴,增強自信心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除了身體康復,康復護理還關注患者的心理康復。患者在遭遇疾病或意外后,往往會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甚至可能產生社交障礙。康復護理師通過心理疏導、社交技能訓練等手段,幫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礙,鼓勵患者參與社交活動,重建社交能力,讓患者能夠重新找回生活的樂趣和意義。
通過多專業的協同工作,康復護理可以為患者提供了更為全面和個性化的康復支持,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適應康復過程,實現全面的康復目標,是患者康復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隨著醫學和科技的不斷發展和康復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們相信,康復護理將在未來發揮更大的作用,幫助更多患者實現身心俱安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