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1月16日訊 近日,長沙三真康復醫院梅溪湖院區成功為一名43歲的腦?;颊甙喂埽藭r,距離他氣管切開術后已經過去了7個多月。通過積極康復治療,正值青壯之年的王燁(化名)數月前即恢復了獨立行走能力,但能走路、能玩手機了,卻因拔管困難,連正常呼吸、吃飯這種小事都無法做到。摘下氣管套管后,王燁喜不自禁:“終于把喉嚨上這個東西取下來了,可以自在地呼吸和說話了,真暢快!”
成功拔管后,患者在醫院繼續接受康復治療。
01
一人腦梗,全家受累。如果倒下的是家里的頂梁柱,對整個家庭而言更是極其沉重的打擊。
2023年4月,正值青壯之年的王燁(化名)突發腦梗被緊急送醫,所幸搶救及時,他順利脫險。然而,命運再度和這個43歲的男子漢開了一個過分的玩笑,5月中旬,王燁再發腦梗,情況危急,經過醫院有效救治并行氣管切開術后,還是遺留了吞咽功能、言語功能、平衡功能障礙等后遺癥。
經過積極康復治療,王燁的肢體運動功能障礙得到極大改善,已經可以獨立行走,但卻因肺部反復感染遲遲無法擺脫插管困境。不能經口進食,飲水嗆咳,說話受影響,身上的鼻飼管、氣管套管成了他最大的困擾。
王燁也去到了三甲醫院接受治療,經過抗感染、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等對癥治療,他的肺部感染有所改善,痰液較前有減少,但仍未能達到拔管條件。為求繼續康復和拔管,他來到長沙三真康復醫院。
帶管入院。
導致王燁肺部反復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患者腦干梗死后并發真性球麻痹(臨床上稱為真性延髓麻痹)。因真性球麻痹嚴重影響其吞咽功能,患者存在反復反流和誤吸,繼而又引發肺部反復感染。怎么做才能讓患者盡快、安全地拔管,成了擺在三真醫護康團隊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02
為了能盡快幫助患者實現拔管,由三真康復首席重癥醫學專家陳齊國、三真康復首席康復治療師彭松波牽頭,醫院組織了一場多學科團隊的大會診,共同商討制定后續的治療方案。經研討,決定分三步進行治療。
多學科會診討論。
第一步,將鼻飼管改為鼻空腸管,降低反流誤吸風險,改善患者營養。在實施新的營養治療方案后,王燁的營養狀況明顯好轉。
為患者實施經皮胃鏡下胃造瘺術。
第二步,通過經皮胃鏡下胃造瘺術,解除留置鼻飼導致的反流性疾病、肺炎等諸多并發癥隱患。由三真康復首席重癥醫學專家陳齊國牽頭組織相關醫護人員為王燁實施了經皮胃鏡下胃造瘺術,為肺部感染好轉創造條件。
指導并協助患者進行康復訓練。
第三步,加強康復治療,尤其加強體位引流和呼吸康復訓練,為拔管做好準備。
經過多學科的緊密配合,合力圍攻,王燁終于實現了拔掉氣切套管的愿望,時隔7個月后重獲呼吸自由。拔管后,他喜不自禁:“終于把喉嚨上這個東西取下來了,可以自在地呼吸和說話了,真暢快!”全家人也都如釋重負。
現在,王燁正在積極接受吞咽障礙治療,已經能在康復治療師的幫助上進食黏稠食物,如酸奶、米湯、蛋花湯等。雖然還不能完全自行經口進食,但久違地品嘗到食物的味道,讓王燁非常開心,對接下來的治療也充滿信心,“我就盼著早點能吃上香噴噴的米飯了!真的特別感謝三真醫院的醫生、護士和康復治療師們!”
03
氣管切開是改善急性期腦卒中患者呼吸障礙的主要治療手段,但氣管切開的并發癥,以及長時間放置氣管切開套管所需要的特殊護理和治療措施給患者和其家庭也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然而,并不是所有氣管切開術后的患者拔管都很順利,血管痙攣、靜脈炎、感染、導管異位,甚至患者個人情緒過于緊張等原因都可能導致拔管困難。
氣管切開術后必須符合一定的適應證方可拔管。首先,是患者意識清醒。其次,病人能進行咳嗽反射,能獨立咳出痰和呼吸道分泌物。另外,患者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自主呼吸。如王燁就是因肺部感染導致痰多,不能自行咳出,從而影響拔管,但通過各種治療手段控制肺部感染,效果卻欠佳。此時,根據臨床癥狀準確判斷原因,制定精準治療方案,利用有效手段對癥處理,必要時借助多學科團隊的合作,尤為重要。
及早拔除氣管套管不僅有利于減輕病人痛苦,減少并發癥,成功拔管也被視為患者康復的重要標志,對提高患者日后的生活質量、降低醫療費用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轉載自紅網,附原文鏈接:
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845/50/13448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