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風患者及其家屬錯誤地認為,康復治療要等到病后一個月甚至三個月后才能進行。其實,不論腦出血還是腦梗塞病人,只要病情平穩后,康復訓練即可開始。一般來講,腦梗塞患者只要神志清醒,生命體征平穩,病情不再發展,48小時后即可進行;大多數腦出血患者的康復則可在病后7~14天開始進行。
中風后的康復分為急性期康復(中風后兩周以內)、恢復期康復(中風兩周后到半年內)和后遺癥康復三個階段。其中,前兩個時期的康復最重要,一旦拖到后遺癥出現再來康復,效果將大打折扣。
由于病人身體還比較虛弱,急性期的康復治療主要包括正確擺放肢體位置、保持關節活動度等。兩周后到半年內為恢復期康復時間,患者80%的功能要在這個階段恢復,如果錯過了康復訓練或康復訓練半途而廢,將會失去恢復的最佳時機,還可能導致嚴重的并發癥。中風后半年內如果不及時進行康復,不但各種功能難以得到恢復,肩手綜合征、褥瘡、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肢體痙攣、疼痛、骨質疏松等后遺癥也可能一一出現。
臨床研究證明,接受早期康復治療的中風患者,基本治愈率是未接受早期康復治療的3倍。丹麥的一項實驗表明,1197例在急性期就開展康復訓練的中風患者,95%在患病6個月后功能得以恢復,80%的病人在發病6周內恢復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