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紅網時刻新聞12月18日訊 “我爸爸現在完全像正常人一樣了,不僅生活完全能自理了,還能幫我接送孩子上下學,幫我減輕了不少負擔。”近日,在長沙三真康復醫院梅溪湖院區的病友回訪中,田女士(化名)興高采烈地分享著父親的近況,并再次對醫院醫護團隊表達謝意,“我們都差點想放棄,送他去養老院了,真的沒有想到我父親那么嚴重的認知障礙還能逆轉回來,太感謝你們了。”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出現認識障礙、反應遲鈍,往往被認為是老年癡呆了。然而,并不是出現認知障礙就是老年癡呆癥。像田大爺一樣因正常顱壓性腦積水導致出現“老年癡呆”癥狀的患者,只要早發現、早治療,通過手術方式極有可能逆轉。
01
5個月前,家住長沙的田大爺開始出現明顯的認知障礙,時常會認不出自己的家人,出了房間會找不到回去的路,脾氣也變得日漸暴躁。就醫后,因其認知記憶力進行性減退同時伴步態不穩等癥狀,他被初步診斷為老年癡呆。而在幾家醫院的神經內科和康復科進行治療后,田大爺的癥狀也沒有好轉,還在進行性加重,生活已經不能自理。
(圖片來自網絡)
面對著父親這個情況,田女士倍感無奈,自己的兩個孩子都還小,最大的孩子還在讀小學,實在無力長期照顧一個老年癡呆患者。抱著“再努力治一次,不行就送他去養老院”的想法,今年9月19日,她將父親轉至長沙三真康復醫院梅溪湖院區。
通過分析患者病史,結合細致的神經檢查和影像學分析,醫生認為,患者出現認知障礙為急性起病,并進行性加重,不排除患者為正常顱壓性腦積水,經過手術有極大可能得到改善。在與患者家屬充分溝通后,三真神經康復團隊首先為田大爺連續進行了三天的腰穿放液試驗,可惜的是,患者認知并無明顯改善。考慮到認知障礙對患者的生活及家庭負擔的影響,醫生再次建議家屬試行腦室腹腔分流手術,田女士同意再試一次。
主任醫師唐元輝牽頭為患者實施腦室腹腔分流手術
之后,手術非常順利,在手術第二天,醫院即為田大爺開始康復治療,以預防長期臥床可能導致的并發癥,同時加速其康復。術后第11天,田大爺的認知障礙明顯好轉,已經可以清楚地認出自己的家人,能和他們正常地溝通交流,并可以獨立地從康復治療區返回自己的病房,再也沒有出現過因找不到病房而發脾氣的情況。
出院后,醫院對田大爺進行了回訪,從田女士那得知,田大爺的狀態一切良好,不僅完全恢復了正常生活,還能幫忙接孩子上下學了。
02
正常顱壓腦積水是腦室擴大、腦脊液壓力正常的交通性腦積水綜合征,它是一種慢性疾病,其特征是腦組織在腦室內積聚。盡管這個疾病的名稱中包含"正常顱壓",但這并不意味著顱內的壓力是正常的。實際上,這種疾病的特征是大腦內部的壓力并沒有明顯升高,但腦室擴大。
(圖片來自網絡)
正常顱壓性腦積水的癥狀通常包括步態障礙、認知障礙和尿失禁等,這些癥狀與老年癡呆癥的癥狀相似,因此有時會被誤診為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綜合征等。但不同的是,由于正常顱壓性腦積水引起的癡呆是可治療的、可逆性的,但患者癥狀出現的時間越長治療的效果越差。一般來說,診斷越早,治療成功的機會就越大,所以如果家中老人出現記憶力減退、情緒差、行走步態異常、尿失禁等癥狀時,一定要及時就醫,早診斷、早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03
正常顱壓性腦積水是一種可能被誤診為老年癡呆的疾病,雖然它的癥狀與老年癡呆癥相似,但治療方法卻完全不同。
對于顱壓性腦積水患者來說,腦室腹腔分流手術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將腦室內過多的腦脊液通過我們人為的通道引流至腹腔內,再由腹腔吸收,起到降低顱內壓力,控制腦脊液量,達到治療病癥的目的。手術后,患者的癥狀通常會得到緩解,生活質量也會得到提高。當然,這種手術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應在充分了解手術風險和效益后進行決策。
本文轉載自紅網,附原文鏈接:
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56/52/13364794.html
專家介紹
唐元輝
主任醫師
湘雅醫學碩士,神經外科主任醫師。
從事神經外科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15年,獨立完成神經外科危急重癥病人的處理及手術治療。現任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康復醫學會腦功能檢測與神經調控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長沙市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擅長功能神經外科領域,主要開展神經調控技術昏迷促醒、腦癱、偏癱、截癱、運動障礙病等功能性疾病的手術治療和科研工作,擅長偏頭痛、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經痛、癌痛等慢性疼痛疾病的手術治療。赴美國及加拿大等學術交流學習,熟悉相關學術領域的最近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