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糖尿病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疾病,如果糖友長期血糖控制不理想,則容易導致糖尿病足,而糖尿病足最糟糕、最嚴重的后果就是截肢。有效地解決疼痛并保住自己的腳,是患者和家屬的最大心愿。
作為一種可有效減輕臨床癥狀、改善患肢血液循環、緩解肢體疼痛、延緩截肢的新興療法,脊髓電刺激給糖尿病足患者遠離截肢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
01
王先生是一名病情較為嚴重的糖尿病并發腦出血患者。2019年8月,他因突發腦干出血被送醫搶救,病情好轉后出院。此后,他在多家醫院進行康復治療,但仍遺留有肢體運動障礙、吞咽障礙等后遺癥。今年6月,在長沙三真康復醫院梅溪湖院區住院期間,醫師發現患者出現反復說下肢疼痛不適或拒絕康復等情況,同時雙下肢水腫明顯血運差,足背皮膚呈黑色,隨時有破潰可能,判斷其極有可能為糖尿病足。
患者檢查影像。
經檢查確診后,在醫生的建議下,王先生接受了脊髓電刺激裝置永久植入術(SCS)治療。術后,經過三真醫護團隊不斷對電極的刺激參數進行優化調整,以及予以抗血小板聚集、調脂穩斑、降低心室率、降壓降糖等對癥支持治療,再輔之以康復訓練,患者的下肢疼痛得到了有效緩解,水腫較前逐漸好轉,下肢運動功能也得到了改善。
02
長期高血糖狀態會對全身各個器官和組織產生不可逆的損害,并引發一系列慢性并發癥,其中,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
糖尿病患者易患糖尿病足的原因比較復雜。它的發病原因主要是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在血管病變、神經病變基礎上,發生破潰同時合并感染發展而來。從神經病變角度考慮,糖尿病病人出現神經病變后感覺減退,又由于足位于身體遠端不易察覺,使得患者對下肢的刺激感知減弱,容易忽略或延誤下肢損傷;從血管病變角度考慮,糖尿病病人血管內皮受損,血液運行不暢,管腔狹窄乃至閉塞,而這一表現在肢體遠端更為明顯。
在糖尿病血管病變和神經病變的共同作用下,當足部位出現創面時,創面的愈合就受到了嚴重的干擾,就會形成糖尿病足。
03
脊髓電刺激療法是一種微創的神經調節治療方法,俗稱“鎮痛起搏器”。簡單來說,就是通過穿刺或微創的方式在脊髓中植入電極,對脊髓背角和相應神經進行低壓電刺激,阻斷和干預異常疼痛信號的傳導,同時調節支配血管舒縮運動的交感神經活性。目前,這種方法已經成功應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如慢性頑固性疼痛的治療、昏迷患者的促醒治療、糖尿病足的治療等。
(圖片來自網絡)
脊髓電刺激療法治療糖尿病足具有一舉兩得的效果,一方面它可以有效緩解糖尿病導致的下肢缺血性疼痛;另一方面可舒張下肢血管,改善下肢的血液供應,進而減少甚至避免壞疽和潰瘍的產生或惡化,并促進其愈合和修復,降低截肢風險。也就是說,在發揮鎮痛作用的同時,為患者保肢帶來正面積極的作用。
總的來說,脊髓電刺激是一種微創、有效的、可測試、可逆的治療糖尿病足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神經功能和血液循環,緩解癥狀,提高保肢率。
本文轉載自紅網,附原文鏈接:
https://health.rednet.cn/content/646756/96/13321381.html
專家介紹
唐元輝
主任醫師
湘雅醫學碩士,神經外科主任醫師。
從事神經外科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15年,獨立完成神經外科危急重癥病人的處理及手術治療。現任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康復醫學會腦功能檢測與神經調控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長沙市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擅長功能神經外科領域,主要開展神經調控技術昏迷促醒、腦癱、偏癱、截癱、運動障礙病等功能性疾病的手術治療和科研工作,擅長偏頭痛、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經痛、癌痛等慢性疼痛疾病的手術治療。赴美國及加拿大等學術交流學習,熟悉相關學術領域的最近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