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中風”
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
它的可怕之處在于
它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和高經濟負擔的特點
中風往往來得又急又快
無法預測,讓人措手不及
而卒中發生后
患者的救援每延遲 1 分鐘
就有 190 萬個腦細胞死亡
而腦細胞異常大量死亡,或死亡速度過快,會導致產生癱瘓、高熱、昏迷甚至死亡等嚴重后果。
所以,搶救中風病人就是與時間賽跑,和大腦賽跑!
#
卒中病例回顧
2019年春節前夕,家住邵陽市瀘溪縣的馮建國(化名)突發急性卒中倒地,一家人陷入陰霾。
為了迎接當天將從深圳回來的女兒,58歲的馮先生興奮得起個大早。結果剛拿起牙膏要擠上牙刷,就倒地昏迷了。妻子聽到聲響發現情況,立馬拔打了120,將他送到縣人民醫院急救。經診斷,馮先生為大面積腦梗塞,并且病情已經開始惡化,如果再晚點送醫,將危及生命!
在縣人民醫院進行搶救后,第二日,馮先生又轉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繼續急救。在做了氣管切開術、去顱骨骨瓣減壓術后,馮先生生命體征漸趨平穩。之后,身上還插滿了各種管子,意識處于昏迷狀態的馮先生轉入長沙三真康復梅溪湖院區進行中風康復。因搶救及康復干預都及時,兩個多月后,馮先生實現了生活基本自理出院。
快速識別卒中
爭分奪秒,搶救生命
中風雖然不能預測,但有發病前兆。嚴重的中風在發作前的90天,身體會發出預警信號。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惕,及早識別卒中,盡早進行治療,就可以更有效地防治腦卒中。
如若未能把握住前期的預警信號,發病后一定要把握黃金搶救時間,在發病后6小時內送醫急救,缺血性腦卒中黃金治療時間只有3-4.5小時,所以越早越好!
如馮先生的情況,不幸中的大幸是被家人及時發現送醫,在發病的黃金搶救時間內得到了快速救治,后期得以恢復生活自理。但很多中風高危人群及家屬對卒中認知不夠,對“預警信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甚至在腦卒中發作后也沒能及時正確應對,導致錯過阻斷病程時機,釀成慘重后果。
那么,我們該如何早期、快速識別卒中呢?
記住以下“be fast口訣”:
01
B——balance,難平衡
平衡或協調能力喪失,突然出現行走困難
02
E——eyes,看不清
突發的視力變化,視物困難
03
F——face,臉不正
面部不對稱,口角歪斜
04
A——arms,臂不平
手臂突然無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現在身體一側
05
S——speech,語不靈
說話含混、不能理解別人的語言
06
T——time,爭分奪秒撥打120
上述癥狀提示可能出現卒中,請勿等待癥狀自行消失,立即撥打120獲得醫療救助。
哪類人群最好熟悉并掌握以上“卒中識別工具”?
腦卒中的首位危險因素是高血壓、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癥等,此外,經常抽煙喝酒、患有心臟疾病或者是缺乏運動也會誘發腦卒中。這類人群如果出現了上述現象,應立即就醫或撥打120,獲得及時救治。
腦卒中貴在預防,治療的關鍵在于早發現、早治療。一旦懷疑是腦卒中,就應盡快就醫,特別是缺血性卒中(腦梗塞),如果超過4.5個小時,特別是6個小時后,患者的神經細胞會出現壞死。
無論是早期卒中識別,還是發病后及時送醫,其關鍵在于時間!時間就是大腦,時間就是生命!
部分圖文資料來自網絡,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