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是誰?TA可能是母親,是兒子,是妻子,是同事,是鄰居……TA扮演著N種不同的角色,有著N種不同的身份,但TA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護士!5.12國際護士節即將到來之際,真真采訪了三真5名護士,TA們有的溫柔美麗、有的快樂灑脫、有的樂觀向上、有的在職場中乘風破浪,讓我們一起走近,看見“TA們”的力量。
20代+的小松哥護士圈里的“香餑餑”
鄭勁松護士,是一個生于99年的小哥哥。今年剛剛加入三真康復醫院梅溪湖院區的他,還帶有方離開校園那未褪去的青澀!別看他年紀不大,卻經常被同事們稱為護理一線上的“壯勞力”,大家都愛叫他“小松哥”,科室里各種累活、苦活,他搶著干。以前要兩三個女護士才能搬動的病人,他一個人就能解決。其實他可不單是“strong”,和女護士一樣,“小松哥”還有一顆超細膩的心。
就拿他當天上的白班來說吧,接班后,細到每一位患者的吃喝拉撒,都得門兒清,包括重點交接患者情況,吃飯、用藥。患者不會吃飯的得喂飯,上廁所得替他接尿,洗澡要幫忙搓洗,洗腳、刮胡子、理發這些更不必說。患者自由活動時,得陪著下下棋、遛遛彎,“小松哥”說,就怕一不留神沒看顧到,患者發生危險。
取藥、發藥、扎針、巡視病房……除了時刻要保持警惕,密切留意著患者的病情外,還要定時給患者做心理疏導。盡管工作繁重,但“小松哥”仍然堅定的走這條路。如今,“小松哥”在護理工作上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我覺得這份職業很神圣,很有意義,我幫助的不僅僅是患者一個人,還是他的整個家庭,男性做護士也可以很出色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觀念的改變,越來越多的男性加入了護理行列。男護士憑借著體力以及適應性強、抗壓能力強等諸多優勢,在醫療機構中越來越“吃香”,而正是由于他們的加入,使得護士隊伍結構變得更加科學、合理。
“小松哥”加油!
30代+的婷婷子“造口”護理小能手
剛踏入而立之年的吳婷護士,已在三真康復醫院書院路院區的護理崗位上工作6年了,在這6年中,她從一名新手護士逐漸成為科里的“造口”護理達人。吳婷給人的感覺,總是溫溫柔柔的,就像一陣春風,和煦、愜意。又如絲絲春雨,潤進患者心里。病人那一聲聲飽含深情的“謝謝”,道出了吳婷在護理一線的日日夜夜。
她深知,想要做一名優秀的護士,工作不能簡單地停留在打針、發藥、執行醫囑上,更重要的是,將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更好地結合在一起。由于吳婷所在的科室,接收的病人大部分是老年患者并且多伴有壓瘡、傷口、造口等問題,于是在6年的時間里,她苦練“傷口造口”護理技術,認真鉆研,很快成為“傷口造口”護理小能手。
面對那些傷口、造口潰爛、流膿和難掩的惡臭,吳婷的第一反應,永遠是彎下腰、低下頭,耐心地沿著患者的腐肉邊緣,一點點處理傷口,仔細而輕柔,偶爾還和患者閑聊幾句轉移他們的注意力。有些褥瘡伴有感染,黃色的膿液覆蓋創面,散發陣陣惡臭,有時連家屬都忍不住掩住鼻子,但吳婷始終保持著耐心,沒有一絲厭煩和懈怠,總是專心致志地為患者做著褥瘡護理。這些年來,經她的手,造口痊愈的患者不計其數。
都說,患者身上的傷口造口,就像是雕琢而成的花朵。吳婷作為一名傷口造口護理護士,更像是一名在花園里辛勤工作的“園丁”,用她那無私的愛心,細心呵護這些脆弱的“玫瑰”,給病患帶來了治愈的希望,讓他們更有尊嚴的活著。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吳婷以熟練的技藝護理造口病人、治愈傷口,懷著深沉的愛,撫慰著病人身心的創痛。
40代+的波波子做堅守責任與擔當的“護士長”
高紅波,是三真金盆嶺中心的護士長,從事護理工作已經23年了,作為金盆嶺三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護士長,她深知肩上的重擔與責任。作為一家年門診人次近十萬的中心,高紅波時常面對的就是爆滿的狀況,這時你總會看到她在群里鎮定的提醒所有人:“這段時間病人較多,請各部門一定要注意醫療安全!”。
她總說,我能做的是自己沖在前面、帶好頭。在患者最需要的時候,她帶領著護理團隊奔赴在救治“戰線”的最前方。每天,都可以看到她奔走在中心的各個角落:為患者配送藥物、打針;協助中心做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督查院感院控質量等等……
在三真工作的10年中,高紅波牢固樹立了“一切為了病人,全程優質護理的理念”,一直保持著很強的責任心,良好的心理素質,任勞任怨的專業精神。她對護理工作精益求精,細致入微。十幾年來,從未發生過護理差錯,對患者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同情心,總是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
作為一名護士長,她始終牢記肩上職責,關心每一位護士姐妹,嚴格要求自己,當好科室帶頭人;作為一名普通護士,她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嚴謹求實,勤奮刻苦的她贏得了病人、家屬及同事的贊譽。金盆嶺中心周邊的居民都知道三真的高護士長打針是真的不痛。
成績屬于過去,未來的路還任重道遠。作為護士長,她深知自己做的還遠遠不夠,她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在平時護理的同時也要鉆研新的護理知識,不斷進取、不斷充實自己,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繼續發光發熱,把護理工作做得更好、更細微。
50代+的偉偉子醫院后勤“管家姐姐”
她勤勞樸實,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她沒有豪言壯語,卻有著一顆熱誠服務的心;她處在輔助崗位上,卻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美好、安寧、溫暖與感動。她就是三真康復醫院梅溪湖院區的“管家姐姐”——趙偉老師。
年輕時的趙偉老師,曾經也是一名細膩溫柔的護士,在護理臨床一線工作了近30年,2018年加入三真,轉崗成為一名后勤主管。有著近30年醫療機構工作經歷的趙老師,真正的將護理精神融入日常工作,耐心、細致、溫柔,是她的“殺手锏”!
后勤服務工作并不直接面向患者,但工作關乎醫院的每個人,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趙老師更加不敢懈怠。醫院的水電氣使用、電梯運行、噪聲控制、環境衛生、院容院貌綜合治理、綠化美化工作……大大小小的事情,趙老師每天都要時刻關注,一刻也不敢松懈!
后勤保障,是一個千頭萬緒且要花心思、扎扎實實沉下去才能做好的工作。趙老師常說:“這里,是患者的另一個家,家就得有家的溫暖。”為了讓大家吃得飽吃得好,趙老師總會去找醫院營養餐廳的廚師商量菜式,囑咐要多采購各類新鮮禽蛋魚肉、時令蔬菜,飯點總是能看到趙老師換好衣服站在食堂窗口,督促著讓廚師給大家再多添點菜。在保證病人和家屬的用餐安全的同時,她還總跟廚師“念叨”要提升菜品的口感和種類!在廚師眼里,這位后勤“管家姐姐”可不容易糊弄。
“閃光螺絲釘”、“全能后勤”、“暖心貼士”、“有問題找趙老師”……這些“稱號”,都是大家賦予趙偉老師的愛的昵稱。作為三真康復醫院梅溪湖院區的后勤“管家姐姐”,她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著“真實服務、真心為民、真愛生命”的服務宗旨,在日復一日的輪回中,用不平凡的堅守和付出,刻畫出了熠熠生輝的最美風采。
60代+的屈媽媽“鐵腕柔情”的女院長
初見屈檢純院長,只覺得她親切的就像是隔壁家的阿姨,也很難相信她已經是60多歲的年紀了,走起路來腳下帶風,說起話來中氣十足,總是神采奕奕的她看上去和年齡實在有些不匹配。
2012年2月,已經從長沙市第一醫院退休的屈檢純老師帶著對三真品牌的認可、醫學熱情、學科夢想和管理思考正式加入三真,從護理總監到東風路院區的院長,她見證了三真的成長與發展。
不知不覺,屈檢純院長已在醫學的道路上行走了40多個春秋,具有非常豐富的臨床經驗,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長者”和“智者”。在加入三真之前,她在公立醫院先后從事臨床護理、護理管理、帶教培訓等工作,2008年還當選為長沙市護理學會理事,發表的《急性腦梗塞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獲長沙市第十一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
專業經驗豐富、性格豪爽有擔當、細膩親切的屈老師一到三真,很快就和團隊打成一片,成為大家的知心媽媽。她就像一位溫暖的“母親”,從專業知識到居家指南、育兒貼士,她總是熱心為大家解難題、提建議,在三真,大家都親切的叫她“屈媽媽”。
“我這一生積累下來的技術、手藝,我想把它傳授給學生。只要患者還認可、還需要,我就一定堅持分享出來讓學生受益、患者受益。現在身體狀況還不錯的時候,就把這些手藝鎖進保險柜不再使用,我覺得是對社會的浪費,對自己的浪費。”發揮余熱,薪火相傳,造福患者,屈檢純院長將自己幾十年的臨床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護士們,讓她們在護理過程中少走了許多彎路。
在醫患關系緊張的當下,三真康復醫院東風路院區的低投訴率,得益于屈檢純院長將心比心的理念,真正做到換位思考,站在病人的角度,有針對性地為病人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力爭做到患者滿意。屈老師說:“我們注重接地氣,三真人從上到下,都腳踏實地,我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心系全家’的服務理念, 以心換心,患者和家屬打心里覺得好,就會主動幫我們宣傳!”
時間在變,身份在變,不變的唯有屈檢純從醫的初心。從踏上醫學這條道路上,屈檢純既做臨床,又做管理;既是護士,又是院長,她肩挑重任,享受著不同身份帶給她的不同感受,真正做到了活出不同版本的人生。
其實,在三真
像TA們這樣的護士
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