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會問:護理是什么?
是一門職業,還是一門專業?
護士又是什么?
是打針發藥的技術工,
還是真正的提燈女神?
南丁格爾說:“護理本身是一項最精細的藝術,精細的藝術要靠高潔的護風和高尚的護德鑄就。而護士必須有一顆同情心和一雙愿意工作的手。”那么她——桔子洲三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輸液室一名平凡的護士王書環,用她的事跡或許可以詮釋護理和護士的真正含義……
愛崗敬業,待病人如親人
眾所周知,社區護士是醫療行業最平凡的崗位和最繁瑣的工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醫院的醫療護理工作是有一定差別的。王書環作為桔子洲三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門診護士,每天接觸的患者大約有一兩百人,上至八九十歲的老人,下至1歲的孩童,這都是她需要服務的對象。
面對不同年紀的患者,王書環總能迅速切換角色,為他們提供細致、周到的醫療服務。
當王書環遇到行動不便的老人來就診,她會主動上前攙扶;當她面對生病的患兒,她會一邊哄著孩子,一邊為他打針,打完針后,她也溫柔地拍著孩子后背,輕輕地和孩子說著話,安撫孩子不安的情緒;當她看見病人想去廁所,而身邊又無家屬陪伴時,她會舉著輸液瓶陪患者去;病人有不適癥狀時,她會密切觀察,幫助醫生及時處理……她如一縷春風溫暖著前來就診的病人,讓大家放心而來,滿意而歸。
在平凡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王書環既不施粉黛,也無華麗的衣服,卻另有一番與眾不同的美。
面對著數不清的病人,面對著各種痛苦,在王書環白里透紅的臉蛋上始終掛著一絲笑容。
她笑容的背后,有著對患者的體恤,有著對崗位的熱愛,有著一顆真正為人民服務之心。
沒有這顆心,對患者就笑不出來,就不會在微笑中幫助患者減輕痛苦,就不會把微笑傳導給患者,讓患者感受到溫馨和幸福,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三真“真實服務、真心為民、真愛生命”的服務宗旨。
勇于當擔,踐行無悔的誓言
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時候,桔子洲三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需要組織疫情防控小分隊,王書環就是眾多踴躍報名者中的一員。
為嚴控疫情蔓延,對特殊人員進行咽拭子采集是一個關鍵步驟,而采集咽拭子樣本的操作對于在患者正對面的采樣護士來說,是最危險的、離病毒最近的一個操作,王書環則主動肩負起了這個重任。
王書環穿著厚重的防護服,走進不同的社區、酒店,為居家隔離人員采集咽拭子。面對穿著厚重隔離防護服采集咽拭子的醫護人員,隔離人員常常覺得緊張、恐懼,王書環總是耐心開導,既是作為護士在操作,又似親人在撫慰。
因為她知道,耐心的解說與溫暖的安慰會增加他們的信心,有利于他們的心理健康。有些上了年紀的人,都說她是個貼心的小閨女,幾句話就讓人如沐春風,一些不配合居家醫學觀察的居民,經她心理疏導后,大都能主動積極配合,從而減輕了社區工作人員的工作難度。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在疫情防控時期,王書環關鍵時刻顯擔當,用行動踐行無悔的誓言。作為90后年輕一代,她這樣說:“非典時期,我還是懵懂的小孩,此刻,疫情來臨,我已成長為一名有責任、有擔當的新時代年輕人。國家有難,身為醫護人員,雖無法支援武漢,但是我也有我的責任,我一定要堅守崗位,為區里的疫情防控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全力守護好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勤學好問,不斷提升護理專業水平
作為一名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王書環知道,僅有熱情的服務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護理技能及業務素質。為了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她一遇到不懂的醫學難題,總是虛心地向那些資深的護士請教;醫療、護理、臨床醫學、營養學的書籍一買就是十幾本;為減輕病人的痛苦,她還經常利用業余時間在自己手的靜脈里練習注射技術,總是把手扎得青一塊紫一塊……憑著這股子韌勁兒,王書環迅速成長,護理專業水平進一步提升,得到了同事與病人的一致認可。
這就是三真門診護士王書環,一位在平凡的護理崗位上,一步一個腳印踩出護理行業美麗人生的普通護士。從業多年來,她牢牢扎根在三真這塊肥沃的土壤上,吸收養分,茁壯成長,讓青春在三真綻放出絢麗的光彩,她的敬業,她的無私,她的勇于擔當不正是南丁格爾精神的真實寫照嗎?
在三真康復,像王書環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青春洋溢,積極向上;他們有夢想,敢擔當;他們立足崗位,履職盡責。他們用行動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他們扛起屬于青年一代的責任與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