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紅網,僅作科普公益宣傳
紅網時刻新聞9月20日訊 隨著醫療技術的飛速進步,“高齡手術禁區”被不斷突破,越來越多老年人選擇用手術治療解除骨關節疾病帶來的疼痛。但需要提醒老年朋友的一點是,手術治療并非“一勞永逸”,術后康復同樣重要,有些情況下,康復治療的周期會非常漫長,需要自己有足夠的毅力和恒心,滿懷信心堅持到底。
湖南某高校一高齡退休教授就熬過了長達數月的康復治療過程,最近才從術后嚴重并發癥的陰霾中走出,重獲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回歸家庭。
01
“何醫生,我現在這樣睡在床上動也不能動,怎么辦?我什么時候才能像以前那樣自己上廁所,自己出去走走?”初轉至長沙三真康復醫院東風路院區時,每次查房,86歲的賀正浩(化名)爺爺幾乎每天都這樣問副主任醫生何莎。何醫生每次都勸導和鼓勵他,“康復得要慢慢地來,您看現在是不是比前些天又好了一點?之后只要積極配合做好康復訓練,您一定能重新站起來。”
賀爺爺的焦慮源自其手術后嚴重并發癥隨時威脅著他的健康。隨著年歲增長,賀爺爺開始飽受退行性骨關節病的困擾。在通過手術解除雙膝關節的痛苦后,他又到醫院進行了右髖關節置換術。然而,這一次的手術并沒有預想的順利。術后,賀爺爺出現了右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下肢假性動脈瘤等并發癥,醫院又為其進行了右側股動脈支架置入術等治療。第二次手術后,賀爺爺仍遺留有右髖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并發癥。
轉入長沙三真康復醫院東風路院區時,賀爺爺只能臥床,不能屈膝屈髖,不能自主翻身,右髖關節局部發紅發黑,腫脹明顯,局部皮膚破損,皮下波動感明顯。醫生提醒其家人,考慮到局部存在皮膚軟組織感染,且患者存在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嚴重并發癥,感染可能控制不佳,賀爺爺的病情可能會加重致整條患肢壞死,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在上一家醫院手術前已被告知可能出現的風險,也被告知出現并發癥后不良的預后情況,家人對醫生的解釋表示理解,希望院方能給予積極治療。
02
經第一期的抗感染、換藥等治療,賀爺爺右髖關節局部感染情況得到控制,且局部情況也慢慢好轉;其后經間斷抗凝、活血通絡治療,下肢血栓情況未繼續惡化,因臥床時間過久引起的下肢及足部的壓瘡,也在積極有效的治療下慢慢好轉。
邁過“可能病重”的坎后,賀爺爺看到了康復的希望,對于恢復正常生活開始有了期待,于是就出現了每次醫生查房,總要詢問自己何時能下床的一幕。考慮到患者病情持續好轉及患者康復意愿強烈,三真醫護康對賀爺爺重新進行了康復評估并制定了以“一周內從臥床轉為坐立,一個月內可以進行輔助站立”為目標的康復計劃。
為了能早日離開病床,賀爺爺不僅積極配合治療,還要求康復治療師為延長訓練時間,在治療時間外,也會在自己的耐受范圍內,在家人的幫助下繼續鍛煉。雖然因年紀大,體力也有限,病情恢復緩慢,但是賀爺爺從不氣餒,反而是在每一點點的進步中找到更多的信心。慢慢地,他能夠自己翻身了,能自己坐起了,雙腳終于能落地了,能自己站起來了!
能坐立以后,家屬會經常推著賀爺爺走出病房。
此后,康復團隊在評估的基礎上不斷調整康復目標和方案。在康復團隊和賀爺爺的共同努力下,爺爺用一個月時間實現了利用助行器行走,又用了一個月內實現了在輔助下可以在攙扶下行走,可以獨立上下樓梯,實現了基本生活自理,康復出院啦!
在康復治療師幫助下利用助行器行走。
在康復治療師監護下利用助行器行走。
獨立進行步行練習。
居家后,賀爺爺也還在家人的陪護下繼續進行康復鍛煉,生活慢慢地回到了正軌,通過微信爺爺開心地向何醫生匯報自己的進步,并要她代為轉達自己對所有醫生、護士和康復治療師的敬意和感謝之情。“有你們的支持,我才能有今天的生活,感謝你們給了我信心!”何醫生也叮囑賀爺爺,一定要注意安全,千萬別摔跤,加強營養,繼續保持好樂觀的心態,健康生活。
03
對于骨科手術后康復,部分人還存在著不少認知上的錯誤,認為康復就是給患者抻抻胳膊、拽拽腿、做做理療,術后康復可做可不做,部分患者甚至想當然地認為骨科手術后只要回家躺著休養,等骨頭愈合了,自己的肢體就會恢復到沒受傷前的功能。
其實,骨科術后康復遠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簡單,它的作用對于骨傷患者而言絕對是無可替代的,對于老年患者來說更是至關重要。
由于骨科術后常需要較長時間固定傷肢或傷部,許多人要短期甚至長期臥床,肢體長期固定不動會導致肌肉萎縮、關節內粘連或韌帶退變而失去彈性。所以很多骨科手術后的患者都會在術后數月后因關節疼痛、活動受限等問題回到醫院求助。
對于老年患者,術后康復更是宜早不宜晚。老年人一旦長期臥床不能起身,除了肢體功能障礙問題,還會面臨褥瘡、肺部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泌尿系統感染等臥床并發癥,這些并發癥的危害比骨傷本身更可怕,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時可致命。
而骨科術后康復的目的就在于,通過規范的康復訓練,可以有效地預防肢體功能障礙,促進功能恢復,減少并發癥的風險,提高生活質量。
“骨科術后康復是一個需要耐心和長期堅持的過程,高齡老人術后康復更是一個復雜和緩慢的過程,要面臨身體上和心理上的巨大挑戰。”何莎表示,“像賀爺爺這樣高齡、并發癥嚴重、術前的身體狀況一般,基礎疾病又多的患者,能獲得如今的康復效果,離不開他個人意志的堅定和頑強的毅力,康復過程中一直在忍耐和堅持,他的這種堅韌的精神讓我們醫護人員都深深敬佩。希望所有的康復病友都能向他學習這種精神,堅定意志,持之以恒,早日康復回家。”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