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語癥,是指神經系統的高級部位的大腦半球發生器質性損傷,從而引起言語交際過程中,語言的感知辨識、理解接收和組織運用語言以進行表達等功能的某一或某幾方面的失調現象。治療前要進行全面的細致的言語功能評測。要搞清病人的說、讀、聽、寫的障礙程度及病變范圍,以便使治療有針對性,并制定難度不同的治療程序。
如果聽、說、讀、寫等口語和書面語言有多個方面同時受損,治療的重點和目標應首先放在口語的康復訓練上,這是因為:①口語是人類都具有的最起碼的主要的交際方式,口語恢復決定病人能否參加正常的社會生活和交往;②口語的發展先于書面言語讀和寫,書面語是在口語的基礎上學習得來的;③口語對書面語有支持作用,口語的先恢復有助于書面語的康復訓練。
在口語訓練同時,配合相同內容的朗讀和書寫,以此強化訓練。言語矯治的內容要適合病人的文化水平及生活情趣,所選用的題材要使病人感到有興趣,先易后難,循序漸進。
掌握病人的情趣變化,當病人情緒低落應縮短治療時間或選擇病人愛好的文娛活動,如下棋、打撲克、聽錄音歌曲等,或間斷治療。在病人精神情緒飽滿時,可延長治療時間和增加治療的項目和難度。當取得一定治療進展時應予以鼓勵,堅定信心,訓練中缺點的提示有助于自我糾偏和自我訓練。為激發病人言語交際的欲望和積極性,要注意設置適宜的語言環境。
語言治療常用的方法如下:
(一)發音器官鍛煉:如舌頭運動(向前伸出、舌向左右側運動、卷舌,舌在口內旋轉),以克服舌尖、舌根運動不靈活;鼓氣練習,聲帶震動練習。
(二)語言訓練:指出某一語言的發音部位,示教口形,令患者模仿;發出正確語音令患者模仿;從語音檢查中查出患者難發的音和容易發錯的音,耐心教導矯正,宜用個別輔導法,包括用音素分解法和拼音法進行訓練。
(三)用語練習:糾正錯誤語言,耐心教導日常用語,可通過問答進行訓練。
(四)說出物品名稱訓練,以日常生活用小物品或圖畫逐一提問,患者不懂得回答時,給予指導,令其模仿說出該物名稱,反復練習。
(五)讀字練習:出示簡繁不等的字詞卡片,可引導患者讀出該字詞的音。
(六)會話練習:進行日常生活簡短對話,訓練“聽”,“說”能力,給予語言刺激,引起患者反。